以哲学问题为核心,赋予历史上的思想以活生生的现实生命力,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生动的语言叙述晦涩深奥的哲学思想,引导学生进入哲学思考的维度。
哲学是智慧之师。哲学对待事物态度是客观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它使人们在逆境中看到希望,顺境中看到潜在的危机;在曲折当中看到光明;在处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哲学能使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能够发挥内因的作用,又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有利条件,使人的思想、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从企业角度看,哲学不仅可以用来分析、明辨是非、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思考前人未曾思考过的问题,从而预判出未来。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伟大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其实也是哲学家,比如已故的乔布斯。稻盛和夫说:“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优秀的品格,就像人具备人格一样,企业也有企业的品格”“正确的哲学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灵魂”。社会、科技和商业变得日益复杂、动荡、充满不确定性,未来的商业世界,将有更多领域在寻找拓宽思维的方式。一家企业越往前走,越需要哲学思维。没有哲学作为新思想源泉、不经过激烈的辩论,无法得出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方案。哲学能让我们跳脱俗世束缚,创新思考。可以说,世界越复杂,哲学越有用。
这周中国人民大学张志伟教授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西方哲学进行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讲解,两天课程囊括了西方哲学的重要人物和阶段。张教授的课程在有限的时间里融入了对西方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和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张教授功力深厚,教学生动,在通俗、流畅中又富于思辨,显示出哲学本身的特点,即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学问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文史哲艺术属于人文学科而非“科学”,不过哲学在人文学科中十分特殊,它相关于所有学科并且具有普遍性。
哲学这个概念由“爱(philo)智慧(Sophia)”组成,意思是爱智慧,尽管人们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把它看作是一种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拥有的科学知识并且是最高的科学,但是就其本意而论,最早的哲学家是十分谦虚的人。因为他们指导人生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限的。正如柏拉图在《菲德罗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所说的,“智慧”这个词只适用于神,而“爱智”这类词倒适合于人,然而智慧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
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也没有总是有理的道理。哲学可以看作是“分析”道理的学问。亚里士多德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因为人生有限而智慧是无限的,因为哲学的问题几乎都是一些无法解决没有答案的难题。
哲学的诞生
哲学的诞生是需要条件的。首先,哲学的诞生标志着终极关怀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而且不是通过信仰的方式活着,而是通过理论的方式,追问和探索这个至高无上的境界。其次,哲学的诞生需要有闲暇。最后,哲学的诞生需要有思想的自由。亚里士多德认为 “不论是现在还是最初,人都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开始是对身边所不懂得东西感到奇怪,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象得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
张教授推荐大家阅读梯利写的《西方哲学史》,梯利在书中说:古代民族中很少有远远超出神话阶段的,除去希腊人以外,或许没有一个古代民族可以说创制了真正的哲学。
早期希腊哲学讨论了许多哲学问题。它要解决自然万物的生成变化和来源归宿的问题,自然万物多种多样,本原只能有一个,这就形成了一与多的关系问题。既然讲生成,就一定会遭遇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希腊人要把握关于自然的知识,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关涉到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由自然哲学提出来的,但却不仅仅是自然哲学的问题,也是后来的哲学家们一再探讨的哲学问题,不过由于探讨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形态上则有所不同。
哲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方法问题。由于哲学要求超越有限具体的事物而把握事物普遍的本质,所以在哲学诞生之初就存在方法问题。哲学的对象不同于科学,它是某种普遍的、无限的东西,当我们要求通过认识来获得对它的知识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任何把握这样的对象的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有限性的特点。所以从希腊哲学开始,哲学就始终面临着有限的方法与无限的对象之间的矛盾。
柏拉图:理念论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
《申辩》《斐多》《会饮》《国家》《斐德罗》《巴门尼德》《蒂迈欧》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IDEA),这两个概念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在英文中通常以大写的IDEA与小写的IDEA来区别客观的“理念”与主观的“观念”。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这两个世界实际上是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的结合:自然万物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惟有变化本身是不变的(赫拉克利特);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惟有不动不变永恒为一的存在是真理(巴门尼德)。前者是我们所说的“现象”,后者则是我们所说的“本质”(当然,在柏拉图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形成本质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
《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格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论诗》
形而上学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在《形而上学》第三卷中,亚里士多德一开始就指出:“在科学的探索中,首先要处理那些应该首先得到追询的问题。这里包括某些人持不同意见的问题以及其他凑巧被忽视了的问题。对于那些想把问题弄清楚的人,明确问题是有益的。因为以后的顺利在于以前的难点的解决。思想上的难题,显示了事物的症结。一个人在被难题所困扰着的时候,仿佛被捆绑着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前进的。所以应该事先把全部困难加以考察。这不但是为了研究问题,同时一个探索问题的人,如若不首先弄清问题之所在,就会像一个行路者不知其去处一样。这样的一些人甚至于不知道所探索的东西是否找到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目的并不清楚,而对于那些事先已经探讨过的人,目的是清楚的。正如在法庭上听到了双方的证词一样,如若听到了全部的辩辞,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作出判断来。”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1596-1650年)
《方法论》《几何》《屈光学》《哲学原理》《形而上学的沉思》
黑格尔称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笛卡尔登上哲学舞台之日,正是经院哲学衰落、哲学百废待兴之时。笛卡尔认为: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可疑的,惟有正在怀疑的我确定无疑,而这个正在怀疑的我显然先得存在,然后才可能有怀疑。由此可见,所有的知识真假难辨,只有“我思故我在”无可置疑,所以“我思故我在”乃是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
然而,当我们确定了这个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的时候,实际上只是确定了“我思”实体,其他任何东西仍然没有确定。笛卡尔使用怀疑方法确定“我思”,也就是通过否定性的方式,排除所有的知识内容,最终确定认识主体的过程。这样一来,“我思”固然确定了,但也正是因为“我思”的确定,使认识主体(我思)与认识对象(物质世界)相互隔绝,换言之,仅仅确定我思还不能就此确定任何知识的确定性,实际上所有一切仍然是悬而未决的。于是,笛卡尔从“我思”出发来证明上帝存在,从而通过上帝来保证“我思”实体与物质实体的一致性,这便有了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上帝存在”和第三原理“物质世界存在”。
休谟:温和的怀疑论
大卫·休谟(1711-1776)
《人性论》《道德与政治论文集》《宗教的自然史》
休谟是英国早期近代哲学中经验论的最后一位代表。休谟首先是经验主义者,然后才是怀疑论者,而作为经验论者的休谟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怀疑论者,他称自己的怀疑论称为“温和的怀疑论”。在休谟看来,哲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休谟提出了“人性科学”的两条原则。第一条称之为“印象在先原则”,强调“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这是经验论的基本原则;第二条称之为“想象自由原则”:观念虽然由印象而产生,但是在心中却可以自由地结合,从而产生出印象中所没有的东西。当然这种“自由”不能创造观念,因此观念无论多么荒谬,都可以在印象中找到根据。既然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印象,休谟便以“感觉印象”作为衡量知识的标准。如果我们怀疑一个哲学名词是否有意义,只需考察那个假设的观念是由什么印象来的,要是找不到的话,那就说明它是没有意义的。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1724-1804)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我不得不限制知识,以便为信念留地盘。——康德
被人们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康德哲学。它的核心思想是对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的“颠倒”,强调不是主体围绕着客体转,而是客体围绕着主体转。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
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他对理性的全部领域进行了考察,从而形成了由三大批判组成的“批判哲学”: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康德称之为“理论理性”;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实践能力或者说意志能力,康德称之为“实践理性”;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考察的“判断力”则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起沟通作用的中间环节。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黑格尔(1770-1831)
《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心中怀抱的远大理想则是成为哲学中的“绝对精神”,它的辩证性和丰富深邃的内容给人们的理解留下了极其广阔的自由空间,以至于研究黑格尔的人们认为谁若想理解黑格尔,只能靠他自己。有多少研究黑格尔的人,就有多少个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为晦涩难解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一本前所未有的奇书。就通常的理解而言,这部标志着黑格尔哲学成熟的著作是很难归类的。黑格尔以恢弘的气势将从古至今的人类历史、思想史、文化史统统纳入了他的视野之中,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学、美学、宗教、政治、经济等等熔为一炉,再现了人类精神的发展过程,以其强烈的历史感和深邃的辩证法来解决哲学所面对的难题。
黑格尔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公认最富于内在逻辑性、形式上最完善的哲学体系。
维特根斯坦:语言的转向
维特根斯坦(1889-1951)
“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大约相当于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他在《逻辑哲学论》的前言中说,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可以说的都可以说清楚,对于不可以说的就必须保持沉默。因此本书想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或者毋宁说,不是为思想而是为思想的表达划一个界限。因为要为思想划界,我们就必须能够想到这界限的两边(这样我们就必须能够想到不可能想的东西)。因此这界限只能在语言中来划分,处在界限那一步的东西纯粹是无意义的东西。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1889-1976)
《存在与时间》《论真理的本质》《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尼采》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海德格尔试图冲破语言的界限,把“存在”从形而上学中拯救出来。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
课程总结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不能掩盖柏拉图的光辉,黑格尔也不可能动摇康德的历史地位,由于他们把解决问题的某种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便成了不可替代的“典型”,在哲学史上树起了一座座“里程碑”。能够在哲学上彪炳青史的人都非等闲之辈,它们就像夜空中明亮的恒星永远闪烁,为人类思想指引着探索智慧之路的方向。两天的课程,让我们对于哲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概念。并且从历史的角度来对哲学这门学科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进行一次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诚如每一个人的思想进化过程。因此,这次有关西方哲学的学习也是对我们个人头脑进行一次彻底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