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韩 昇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持人;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会兼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日本关系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外国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唐代史学会会员。
东瀛日本,弹丸之地。却是“二战”后少数迈入高收入社会的国家之一。拥有全球最多的长寿企业。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和日本是技术净输出国。对日本经济及其创新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看到一些矛盾现象:一些日本消费品牌被国外企业并购,但日本企业在很多领域仍掌握关键技术;日本有形资产(房地产、股市等)价格泡沫破灭,而无形资产(高质量发明专利、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仍在快速积累;日本经济增长近30年来陷入困境,但人均收入水平一直在大国中位居前列并仍有提升。
张瑞敏曾说,当了厂长以后向谁学呢?向日本学习。人家问到他偶像的时候,他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松下幸之助。海尔提出“日清日高”,很像日本企业的口号,海尔的管理水平是很高的,它有很多值得其他企业学习的经验,这些经验基本都脱胎于松下、丰田、索尼等企业。
华为的任正非,他曾去日本企业参观,发现那家企业的墙上挂着泰坦尼克号照片,就是警醒员工,公司随时可能会沉没。任正非就把这张画拿回来,贴在华为公司的墙上,激励员工要有忧患意识。
了解真正的日本,解密日本长寿企业与匠人精神背后的成因,探究华夏唐宋文化在日本的千年成就,这一切背后的为什么和是什么,值得我们探究和学习。为此,博海国济商学院湖北分院特别邀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韩昇教授为企业家讲解日本的近代化历程。
日本的地理特性对日本有哪些影响?日本人复杂的性格背后根源是什么?
岛国特性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四面沧海,大陆茫茫,被大自然隔绝而局促一隅,日本人必须充分利用大自然给与的每一点资源,勤俭谋生。日本是最热爱自然的民族,人与自然的互动沟通,在他们的庭院文化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似乎更加懂得珍惜自然,也更加多愁善感,尤其在世事纷扰的年代,他们也希望能像陶渊明一样有个超凡绝俗的桃花源。桃花源虽然不可得,春色常驻的自然却可以自己营造。
日本人用狭小的空间,创造出让人感觉无限额庭院。用点滴之水,咫尺之树,表现出江山万里,瞬息万变的景象。端坐在面对庭院的玄关回廊,凝神欣赏春天开满枝头,开满原野的樱花,美的心灵被唤醒,花开花落,心底却埋藏着深深的悲凉:“一人看花独自悲,我难以忍受。我的灵魂为花所引诱,飘向遥远的云的彼方,只将一副肉身横斜着,悄悄触摸着婀娜低垂的花朵。”
资源有限促使日本人骨子里有一种理性的特质,崇尚用最简洁的形式达到最好的效果。日本人理性的追求产出,重视成本的概念。这种理性与资本主义“将精确计算和抽象原理的技术手段用于达到相同的目的”的文化核心不谋而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亚洲只在日本移植成功了。
国民性格
韩教授讲述了自己在日本生活的所闻所见。他所接触的日本人,对生命的无常看得很淡,面对天灾、失败,能够坦然接受,重新奋斗。他们既抗争,也认命。他们相信人不与天斗,只能顺应自然,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日本人表现出无奈、认命、顺从。恶劣的自然环境,国土极为狭小。大量的火山、地震、泥石流,日本人整天面对死亡和风雨飘摇,养成了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特点。日本人既有财狼一样的凶悍,也有绵羊一般顺从的一面,他们性格非常矛盾: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自信又自卑,既勇敢又胆怯,既顺从又叛逆,既规矩又放纵,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有菊的柔顺和伤感,又有刀的锋利和残酷。
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武士道精神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变迁
日本一直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发展,他们认可中国的传统,对中国文化怀有深深的敬意。追根溯源,日本企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中国早期文明思想文化的巨大影响。而这种精神财富也形成了日本企业文化价值的内核,激励着日本企业的长久发展。
韩教授重点介绍了给日本人点拨儒家思想和学问的中国人朱舜水,朱舜水主张为学之道,在于近里,着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掉弄虚脾,捕风捉影。教育为立国之本。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主张读史后通经。
日本尊朱舜水为“泰山北斗”,许多年老的日本学者也扶着拐杖前去听他讲学,有如“七十子服孔子”,朱舜水的学生遍布整个日本和朝官。后来形成以“舜水学”为宗旨的日本“江户学派”,一直影响到“明治维新”,推动日本社会的进步,成为日本“维新致强最有力的导师”。日本史家通行一句话,“德川二百余年太平之治”始于舜水。
江户时代的武士道
日本是士农工商的等级社会。日本的近代化是从武士开始觉醒的。了解日本近代化,不得不提武士道,武士道是武士应该尊崇的道德准则。武士道如同樱花一样,是日本土生土长的花朵。一直影响支配着日本人的生活。武士道是铭刻在日本人内心深处的强大律法,是武士生涯几十年、上百年逐步发展的产物。武士精神源于孔子、孟子,品性教育。强调忠孝、秩序、法律(规矩)。重视道德,义理:义务和责任。以诚信为基础,对承诺和合同的信守。正直。德行本身就是德行的回报。重义轻财。
同样锁国的日本,“黑船来航事件”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世纪中期,日本在黑船来航事件后认真反省。黑船的到来使得日本的中上层看到了西方科技文明的奇迹,影响了日本中上层向西方学习,日本人从狭隘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变成了明治维新的积极拥护者。其中的思想先驱就是横井小楠。
思想开放和理论指导优先
横井小楠(1809-1869年),幕末志士,熊本县人。小楠自幼学习儒学,提倡“学以致用”的治学方法。他认为治学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平天下”为老百姓办实事。
小楠当初主张锁国攮夷,后来受魏源的《海国图志》的影响,转变为一个开国论者,和佐久间象山一起提倡开国,认为“当今之际唯开国通商方合古来天地公理”。
小楠所提倡的开国通商不单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还要学习美国先进的政治制度,特别是美国的共和制。横井小楠极力主张政治改革,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
横井小楠认为,中国古代有“三代之治”,现在的三代之治存在于欧美,要学习和应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三代之治。因此,培养一批离职改革的有志之士和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有用人才是当务之急。在这个目的下,小楠于1843年开办私塾“小楠堂”,为社会造就有为青年。
是什么人推动了日本从封建社会到近代、现代化社会转型?
在殖产兴业,引领日本经济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福泽谕吉(1834-1901)、涩泽荣一(1840-1930)、松下幸之助(1894-1989)、本田宗一郎(1906-1991)、盛田昭夫(1921-1999)、稻盛和夫(1932至今)等人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物。
这几个人把日本社会从旧时代推向新时代,是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代表人物,从时间上看,上述四人正是从封建社会到近代、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代表性人物,生活在这段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剧烈变革的时期,福泽谕吉与涩泽荣一都是出身士族、富裕等有身份的家庭,同有幕府藩臣、政府官员的经历和游历、考察欧洲,深入了解西方文明的机会,处在明治维新变革时期,可以说福泽谕吉和涩泽荣一从实践到思想理论奠定了日本现代企业的基础。
启蒙思想家
福泽谕吉,从小厌学,顽皮。14岁,因周围孩子皆读书感到不好意思,开始入塾读书,读《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史记》《汉书》《老子》《庄子》,特别喜好读《左传》。他著书立说,兴办教育,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
他撰写的《劝学篇》,开篇即说“天不造人上之人,也不造人下之人”,宣扬人人平等,认为只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才能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这在封建意识浓重等级森严的日本无疑晴天霹雳,给日本社会极大震动,此书一出版,就被人们疯抢,销售22万册,据说每16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人读过此书的第一版,成为当时的畅销书。
游历欧洲时他全面考察社会各方面,医院、银行、邮政法、征兵法、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等,痛感全面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大量介绍和翻译西方事情,同时他认为经济是命脉,不抓经济,富国强兵就是一句空话,他竭尽全力宣传经济的重要性,整天口不离“经济”,以致士大夫嘲笑他是“卖福泽的谕吉”。
他大办教育,1868年他创办庆应大学,大学内设文学、理财、法律三科,在“士农工商”严重的社会首创将经济、理财作为教授科目,为现代经济转型培育了一大批人才,故日本有“公司在庆应”之说,致力教育著述培养人才事业,为经济腾飞源源不断地输送管理人才,商业精英,他还注入大量资金给东京大学的办学,像支援北里的传染病研究所、协办专修专科(现日本专修大学,东京专门学校、英吉利法律学校,创办《时代新报》等。
在现代化潮流滚滚涌来的时候,日本传统的佛教显得无能为力,而儒家的传统非常的坚强而保守。福泽谕吉给日本提供了以西方为样板的指导思想,用积极进取的精神取代佛教。他作为深受儒家濡染的人物,把儒家思想吸收到近代化理论之中。
启蒙企业家
涩泽荣一,出身琦玉县的豪农家庭。早年曾参加尊王攘夷活动。由于精明能干,被德川庆喜重用,1867年作为日本使节团成员访问欧洲,出席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后又在欧洲游历将近两年。当时的欧洲产业发展和经济制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他以后的活动奠定了基础。回国后,他受明治新政府之聘在大藏省任职,曾升任大藏大臣。他直接参与了新政府的货币制度改革、废藩置县、发行公债等几乎所有重大政策的酝酿和制定。
1873年,33岁主管国家预算的大藏少辅的涩泽荣一,与大办教育,启蒙思想输送经济人才的福泽谕吉相对,决心身体力行亲自创办企业,弃官从商。
辞官后组织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并由此开始了自己企业家生涯。这些企业遍布银行、保险、矿山、铁路、机械、印刷、纺织、酿酒、化工、建筑等日本当时最重要的产业部门,包括东京证券交易所,其中许多至今仍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他一生业绩非凡,参与创办的企业组织超过500家,堪称日本近代的实业之父。
日本许多有名的企业家,如涩泽荣一、伊藤淳二、北尾吉孝等,都把《论语》作为自己为人处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南,尤其是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也被称为“儒家资本主义的代表”,他将《论语》作为第一经营哲学,涩泽荣一在公司实践中大获成功,鉴于当时社会上或者对商业活动鄙视或者不顾一切蜂拥而上唯利是图等拜金现象,他撰写了《论语与算盘》一书,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就是 “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 ”。阐释经济活动与道德情操的高下平衡关系,大破旧有的“士农工商”重农轻商观念。
日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长寿企业,有哪些方面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韩国银行曾在《日本长寿企业的秘密及启示》报告书中称,日本企业能长寿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1.重视本业;2.诚信经营;3.透彻的匠人精神;4.超越血缘关系选择继承人;5.保守的企业经营作风。
一旦深入研究这些日本百年企业,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早期文化精神的渗透。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人”都被经营者作为企业的中心,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逐渐形成了。
日本著名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把员工看作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认为“企业即人,成也在人,败也在人”。他自己的经营哲学就是:“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他还曾经说过:“松下先塑造人,后生产电器。”
终身雇佣制是由创立于1918年的松下公司提出的。松下幸之助提出:“松下员工在达到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不用担心失业。企业也绝对不会解雇任何一个‘松下人’”这样一来,企业可以确保优秀的员工,员工也可以得到固定的保障。松下开创的经营模式被无数企业仿效,这一终身雇佣制度也为二战以后的日本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课程总结
历史是一门万古常新的学科,相同的历史事件在不同时代总能给人不同的启示。学习日本近代化之路,我们应当以日本经济的成长经验为鉴。尽管各国国情不同,受国情所限强国之路也无法机械模仿,但必须把握发展的时机这一点对于每个国家却是相同的。中国经济崛起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伟大历程,而迄今我们却鲜有伟大的公司出现,中国企业家仍然难以摆脱焦躁心态,中国式的管理思想久唤不出。在这方面,日本仍有众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